转化医学
资料下载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关明教授课题组与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高丰雷教授课题组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联合发表了一篇题为Target-triggered core-satellite self-assemblies based on strong dipole plasmon Pt-tipped Au triangular nanoprism for dual-signal detection of telomerase and enhanced phototherapy的论文,实现端粒酶的无标记拉曼检测以及原位荧光成像,为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实现肿瘤的光热和光动力联合治疗,成功构建肿瘤诊疗一体化智能纳米平台。
该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靶诱导自组装核心卫星(C-S)纳米结构,用于癌症细胞端粒酶的无标记拉曼检测和荧光成像,并增强肿瘤的光热和光动力治疗。探针在靶标的触发下形成C-S结构,提高纳米结构的热点(hot spots)的强度,从而大幅增强腺嘌呤的拉曼信号,实现端粒酶的无标记拉曼检测,同时释放出荧光信号用于端粒酶的原位荧光成像分析。修饰在Au TNPs顶端的Pt纳米酶具有良好的过氧化氢样能力和稳定性,可将内源性H2O2转化为O2,避免细胞缺氧,促进细胞毒性单线态氧(1O2)的产生,增强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同时,纳米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能够在激光照射下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杀灭肿瘤细胞。结合光热和光动力治疗能更加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成功构建了靶向端粒酶的肿瘤诊疗一体化只能纳米平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为第一通讯单位,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博士生沈福志,通讯作者为关明教授和高丰雷教授。关明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肿瘤标志物体内与体外诊断方面的转化研究,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脊液标志物的挖掘与验证。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35556